2007年5月12日 星期六

國際極地年 探索氣候變遷與極地奧妙之謎

王英久敘述內容:雖然人類已經開發許多的地區了 但是極圈一樣是個謎~

2007/01/02 記者:呂孟哲(法新社蒙特婁一日電)

地球絕大多數地區都已高度開發,但極圈地區仍然充滿許多謎團。來自六十多國的科學家訂定二零零七年為「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希望進一步解開極地之謎,及氣候變遷與極地之間的關係。
今年是歷史上第四次的「國際極地年」,前三次分別是在一八八二到八三年、一九三二到三三年及一九五七到五八年。這次的不同處是將全球暖化納為研究的核心議題,並將與北極圈的原住民伊努因人合作,而非像前幾次一樣,把他們也當成研究對象。
國際極地年計畫可望募集將近五億美元的資金,供科學家致力於南北極的研究工作。
加拿大北極研究組織「北極網」的研究主任佛蒂耶表示:「目前科學家對於極圈的了解,將近百分之六十都是來自於一九五八年的研究。今日情況已經不同,我們要研究全球暖化與極圈之間的關係。」
加拿大也是這次計畫最大的金主,總共挹注了將近一億五千萬美元。佛蒂耶解釋:「加拿大極圈領土就佔了北極的三分之一。跟俄羅斯相比,加拿大當局相當歡迎外國研究人員來做研究。」
加拿大亞伯達省大學的北極研究專家希克表示,過去側重於生物、地理或物理科學等研究,現在則是要了解氣候變遷對於人類的影響。他強調,「人」是這次極地年的重點項目。

好狗命 百隻流浪狗移民台東居住五星級家園

林盈孜:狗狗小的時候總是很可愛,就像小嬰兒一樣,你需要照顧牠的飲食起居,但是牠卻不像嬰兒可以包尿布,你必須耐心訓練牠、教導牠,牠才不會隨地大小便、對客人吠叫、打翻垃圾桶、甚至咬壞你的鞋,所以千萬不可因為一時興起就養狗,而無視於現實的層面。

2007/02/02 18:02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二日電)

原本流浪街頭飢寒交迫、飽受欺凌的流浪狗,經林姓婦女一一收養,為牠們打造一個新家園,聘請專人伺候;除了舒適、清潔的「狗床」外,還有「烘狗機」,一百餘隻流浪狗擁有近九千坪的「豪宅」。過去看到陌生人就怒目仇視或是夾尾逃跑的流浪狗,現在身強體壯,看到人就熱情親近。
住在台北新店的婦人林王美嬌,十幾年前在新店街上看到一隻流浪狗,全身長滿爛瘡,身上幾乎找不到一根毛,看到人吠了兩聲就躲在牆角,這一幕讓她相當心疼,於是將這隻小狗帶回家收養,就這樣一隻接著一隻住進林姓婦女的住家。
才短短二年的時間,林姓婦女一、二樓住家住滿了狗,因空間狹小,狗狗情緒暴躁狂吠,引起鄰居反彈,林姓婦女只好在台東縣鹿野鄉買了三甲農地,僱用二十噸的貨車將一百多隻流浪狗移民到台東。
「狗媽媽」林姓婦女,觀察狗狗的個性,將三甲農地分成四個區塊,讓合得來、不會吵架的狗狗住在一起,每個區間都有不同的狗床,迷你狗的床是小小臉盆,中型狗則是獨立狗窩,大型狗則是長板凳型的狗床,唯一相同的特性是─乾淨、整齊。
「狗媽媽說」,她聘一人專門照顧這些狗狗,狗狗睡的床最少每星期清洗一次,小型狗每星期也要洗一次澡,還有專用的「烘狗機」,狗狗的食物全都是香噴噴的狗飼料。
「狗媽媽」說,這些流浪狗收養後先帶到獸醫院治療身上的各種病,接著結紮,然後送到台東,因此每隻狗到這裡後,身體已經沒有病痛,恢復狗狗應有的活潑個性。
這群流浪狗,原本流浪街頭、飽受欺凌,有的變成退縮、有的充滿敵視攻擊性;現在住的是空氣新鮮、寬敞的家園、個個健康壯碩,看到人就熱情的靠近,尤其是狗媽媽一進入「狗家園」,每隻狗爭相讓媽媽「抱抱」

南投特生中心耗時一年 紀錄台灣原生種魚類

柯韋宏:台灣原生生物有三十多種,可說是世界之冠。但是人為的破壞,使這些生物數量漸漸減少;看完以下圖片及文章,希望大家一起來維護這片土地。

2007/01/10 18:30廖彥翰報導

台灣的淡水魚類有兩百多種,特有種更高達30多種,比例全球最高,其中以台灣(纓口鰍),埔里(中華爬岩鰍)和台灣白魚比較少見。南投(集集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到全台的深山裡,紀錄這些珍稀魚類的生態,希望透過畫面,讓民眾見識原生魚類之美,進而瞭解保育的重要。(廖彥翰報導)台灣特有的原生種魚類「埔里中華爬岩鰍」,腹部長了吸盤,緊緊吸附岩石,與溪水搏鬥、逆流而上;全身雪白無暇的台灣白魚,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目前只有在南投埔里,和台中縣和平鄉的深山裡,發現極少數的族群,已經瀕臨絕種。以上介紹的這些珍稀魚類,都會在集集特有生物保育中心最近拍攝的畫面中出現。特生中心主任楊吉宗指出,台灣的淡水魚類有兩百多種,其中原生種就佔了三十多種,比例可說是全球之冠,為了找尋台灣原生種魚類的蹤跡,特生中心耗時一年多,到台灣各地的深山,紀錄牠們的生態。楊主秘並指出,隨著人為破壞,台灣原生種魚類的數量,越來越少,專家們希望透過畫面,讓民眾見識台灣原生種魚類之美,進而認識保育的重要。未來這些珍貴的畫面,將提供學校及公家機關免費觀賞,有興趣的單位,可以向集集特生中心洽詢。

剩不到200隻 「媽祖魚」瀕臨滅絕

朱含御:此報導是在說媽祖魚因台灣西海岸的填海造地造成棲地消失、水質污染,嚴重的影響媽祖魚食物來源。而過度的漁業撈捕行為,則造成刮傷並危害生命。使得白色海豚的數量是日益減少。(960129)

2007/01/29 04:09 中時電子報記者: 林修卉/台北報導

「媽祖魚剩不到二百隻,再不設法搶救,就要絕種了!」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研究員楊世主昨日拿著出海研究資料,呼籲政府正視危機,以免台灣獨有的白色海豚滅絕殆盡。
媽祖魚是非常珍貴的保育動物,須生存於淡水與海水混合環境,主要棲息地位於苗栗到嘉義段河川出水口離岸約五公里處。因為數量稀少,只有少數漁民偶爾看到,過去學界甚至懷疑這類白海豚是外來物種,不敢確定為台灣本土動物。
民間相傳白海豚是媽祖化身
漁民多半在初春三、四月海浪平靜時,發現白色海豚蹤影,此時恰逢媽祖誕辰,民間相傳白海豚是媽祖化身,也有傳說認為白海豚是媽祖飼養,因此被稱為「媽祖魚」。媽祖魚正式名稱為中華白海豚,又稱印太洋駝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出生時呈灰色,青少年期體色變淡,布滿藍灰色斑點,成年後全身轉雪白但有時呈粉紅色因此又有「粉紅海豚」之稱。
楊世主表示,自二○○二年起,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全力合作,針對馬祖魚棲地及生活習性進行研究,四年來確定找到四十九隻。依此推估,台灣目前約有四十九至二百隻,但最可能的數目是一○二隻。
高達三分之一身上都有傷痕
「媽祖魚的個性較害羞,不像花東海域的鯨豚蹦蹦跳跳」,楊世主說,直到確定人類的善意後才會靠近,在研究船旁邊游來游去,一隻隻白色的海豚襯著藍色海水,「真是漂亮極了!」
研究小組針對四十九隻媽祖魚進行個體辨識,發現高達三分之一的媽祖魚身上都有明顯撕裂傷與疤痕,的新鮮傷口可清楚看到背鰭上的魚油。楊世主表示,初步研判可能是媽祖魚誤觸漁民的刺網,爭脫時被繩網撕裂。楊世主指出,台灣西海岸填海造地造成棲地消失、水質污染,嚴重影響媽祖魚食物來源。且過度的漁業撈捕行為,輕則造成刮傷,重則危及生命。
位處開發案出海口直接衝擊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陳秉亨指出,媽祖魚棲息地剛好位於幾個重大開發案的出海口,施工低頻震動造成牠們的聲波器官嚴重受損致死。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何宗勳痛斥,主管機關農委會對未經環評的經建開發與失當的漁業行為竟悶不作聲,令人相當憂心。

四川貓熊寶寶命名 即將截止

楊梓靖:中國四川的熊貓媽媽們近日生了18隻的小熊貓,保護中心舉辦了徵名活動,引起熱烈迴響,可見小熊貓們的魅力真是不小。

記者:孫琬婷2007/02/05

中國四川貓熊保謢中心為18隻小貓熊徵名活動即將截止,等到公佈命名結果那天,也將是小貓熊離開媽媽,送去貓熊幼兒園的大日子。18隻小貓熊和工作人員排排坐,模樣真是可愛極了。自從兩個星期前,貓熊寶寶徵名活動開跑以來,至少三十萬筆名字湧進貓熊保育中心,可以想見貓熊寶寶的超高人氣。這些貓熊寶寶是在去年年七月到九月間,由11個貓熊媽媽所生; 牠們年紀大約半歲,相當於人類一歲大。在工作人員悉心照料下,牠們學會用盤子喝牛奶,有時彼此打打鬧鬧。園方表示,18隻活潑的貓熊寶寶已經可以脫離母親,到貓熊幼兒園,和其他貓熊一起生活。10號當天,園方將會為牠們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

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廖唯汝:近來油價不斷在飆漲~所以傷人們開始想出”生物石油這種”較便宜的石油但是製造生物柴油的過程「可能有些危險」所以必須在通風良好的地點比較安全這種發明~不但解決了油價的問題~也解決的”廢油”的問題真是一舉兩得呢!!

記者:彭木芳(法新社華盛頓二十一日電)

愈來愈多的美國人在自己家裡安裝小型的煉油設備,生產生物柴油。這種生物柴油是由廚房廢棄的食用油所提煉,比加油站販售的汽油更加清潔和便宜。
最近的原油價格飆高,讓消費者咋舌。
好萊塢的電影明星,例如茱莉亞羅勃茲和摩根佛里曼都支持生物柴油,鄉村歌手威利尼爾森也歌頌贊揚生物柴油。此外,生物柴油也投合美國右翼團體的政策,原因是他們極力反對自國外進口石油。
在馬里蘭商業大學就讀的企業家古德曼說:「生物柴油對引擎更好,它可以改善環境,價格也比較低,但便不便宜得視你如何看待製造這種油所花費的勞力。」古德曼駕駛的賓士車就是使用生物柴油。
古德曼說,要讓座車使用生物柴油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改裝汽車的引擎,使其可以使用廢油,這種做法在美國並不完全符合法律規範;另外一種是讓你的燃油變成生物柴油,這是合法的,且可以使用在任何柴油引擎的汽車。
生物柴油工廠目前在美國屬於新興行業,成千上萬民眾利用炸過薯條的廢油,和從餐廳及食品工廠四處蒐集的廢油,在自家車庫製造生物柴油。
古德曼說:「知道方法後,生物柴油就很容易製造。」然而,古德曼警告,製造生物柴油的過程「可能有些危險」,因為它是易燃品,且會產生腐蝕性的氣體,必須在通風良好的地點才能夠生產製造。

櫻花鉤吻鮭保護區停耕完成造林環境獲改善

羅任廷:現在的地球已經有很多的生物因為人為破壞,生物棲息的環境都漸漸消失,這樣的情形是需要阻止的,所以我們就設置了國家公園給即將瀕臨絕種的生物 

2007/01/16 中廣新聞網

台中縣政府表示,櫻花鉤吻鮭保護區「武陵以東與七家灣溪之間」,所有短期作物已經全部停耕,並完成造林十公頃,七家灣溪水質與棲地大幅獲得改善,縣府將加強保護區的巡查取締、杜絕非法,維護野生動物棲息環境。
縣府指出,今年度已經擬定相關執行計畫,除加強保護區的巡查取締,遏止非法行為外,在櫻花鉤吻鮭保護區,也將加強維護補植工作。
台中縣目前共劃設三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分別是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大肚溪口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經多年努力,自然生態保育有成,去年進行大肚溪口保護區鳥類資源調查時,發現累計鳥種有十六目四十五科一百八十九種。另外,高美保護區去年共查獲三起違反管制行為,因此,今年將全力防止保護區遭破壞或非法獵捕等情形發生。